永利官网
实验教学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yl23455永利官网 >> 科学研究 >> 实验教学中心 >> 正文
动物学实验课
发布时间:2022-10-10      作者: yl23455永利官网    点击:[]    分享到:


《动物学实验》

课程简介

以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区域性的地方特色,精选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实验及知识范围。在突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先导的基础上,以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类的代表动物(实验动物)为材料,在知识结构上注意将生物学基本原理贯穿于实验中。拟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实验体系,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守则及要求

1. 实验前要预习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实验内容。

2. 学生应穿实验服,按规定时间进入实验室,将所带物品放到指定位置,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3. 实验开始前认真听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实验过程中要根据实验教材及指导教师要求进行操作和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5. 按操作要求使用器具和仪器,不明白的问题或发现器械异常及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6. 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实验报告按要求独立完成并在指定时间内上交。

7. 实验完毕后,在离开实验室之前,必须处理好实验材料,清洗所用器械,填写器械使用记录,并清理自己的试验台,做到物归原位、整洁有序。

8. 爱护实验室的一切物品,避免损坏或浪费。

9. 值日生清扫完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经指导教师许可后方可离开。

实验目录

实验1 原生动物门——单细胞真核生物

实验2 海绵动物、腔肠动物---两胚层动物

实验3 扁形动物门——三胚层动物

实验4 蛔虫解剖——假体腔动物

实验5 环节动物门——同律分节的真体腔动物

实验6 软体动物门——河蚌解剖

实验7 蝗虫解剖——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实验8 文昌鱼——脊索动物门主要特征

实验9 鲤鱼解剖——水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实验10 蛙的解剖——对陆生生活适应的不完善性

实验11 家鸽的解剖——鸟类如何适应飞翔

实验12 校园鸟类种类识别

实验13 家兔的解剖——哺乳动物的特征

实验14 动物多样性及进化

实验1  原生动物门——单细胞真核生物

一、实验目的

   通过眼虫(Euglena)、草履虫(Paramecium)及其它原生动物的观察,掌握原生动物的主要特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并了解一些有经济价值的种类。

二、实验内容

1.眼虫和草履虫的活体观察和实验。

2.原生动物装片的观察: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团藻(Volvox)、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Pallas)、太阳虫(Actinophrys sol)、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等。

三、操作与观察

1.眼虫和草履虫装片的观察,掌握基本结构。

2.常见原生动物装片的观察。

3. 水样中原生动物的观察

四、作业与思考

   1.绘草履虫结构图,并注明各种结构名称。

2.通过眼虫、草履虫及其它原生动物的观察,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原生动物各纲的特点及这些动物在科学和实践上的价值。

实验2 海绵动物、腔肠动物——两胚层动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海绵、水螅及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的研究,掌握动物在进化中从单细胞动物到两胚层多细胞动物的一系列变化。

2.了解各门在动物系统发育中所处的地位。认识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的常见种类,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观察海绵动物的装片标本及浸泡标本。

2.观察水螅(Hydra)整体装片、横切及纵切切片;薮枝螅(Obelia)的生活史装片;薮枝螅、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海蛰(Rhopilema)、海葵(Sargartia)及珊瑚等常见腔肠动物的浸泡标本。

三、操作与观察

1.海绵动物门的代表动物——白枝海绵(Leucosolenia)。

2.腔肠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水螅(Hydra)。

3.常见动物的观察。

四、作业与思考

   1.绘水螅横切图,并示出各个结构的名称。

2.如何理解多孔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枝;腔肠动物才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实验3  扁形动物门——三胚层动物

一、实验目的

1.通涡虫的形态和结构的研究,掌握动物在进化中从两胚层三胚层、从无明确的组织有器官和系统等一系列变化。

2.了解扁形动物门在动物系统发育中所处的地位。认识扁形动物门的常见种类,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尤其是寄生虫的生活史和危害。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三角涡虫(Dugesia)整体装片及横切切片;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a)、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中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等常见扁形动物的装片及浸泡标本。

2. 观察涡虫活体.

三、操作与观察

1.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三角涡虫(Dugesia  

2.常见寄生虫的观察。

四、作业与思考

   1.绘涡虫横切图,并示出各个结构的名称。

2.如何理解腔肠动物才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3.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实验4   蛔虫解剖——假体腔动物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猪蛔虫为代表,研究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籍以了解线虫动物(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并观察本类群其他各个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蛔虫的外形观察、内部解剖及蛔虫横切片的观察。

2.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铁线虫(Gordius aquaticus)等常见假体腔动物的观察。

三、操作与观察

1.蛔虫的外形观察。

2.蛔虫的内部解剖。

3.其他常见假体腔动物的观察。

四、作业与思考

   1.绘图:绘蛔虫的横切面图,并注明各结构的名称。

2.思考题:假体腔是如何形成的?与无体腔动物相比,假体腔动物在结构上有哪些进步之处?

实验5  环节动物门——同律分节的真体腔动物

一、实验目的

   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真体腔(次生体腔)和分节现象的出现使动物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本实验以环毛蚓(Pheretima)为环节动物的代表,研究它的外形结构和内部构造,以了解环节动物(同律分节的真体腔动物)的特点;并认识环节动物各纲的常见种类。

二、实验内容

   1.观察环毛蚓的浸泡标本,了解其外形特点;进行解剖,观察其内部构造。

   2.观察横切片标本,深入了解其三胚层、真体腔、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与神经系统等的特点。

   3.认识环节动物常见的种类。

三、操作与观察

1.外形观察。

2.内部解剖。

3.环毛蚓横切片的观察。

4.其它常见环节动物的观察。

四、作业与思考

1.绘图:绘环毛蚓横切面图,并注明各结构的名称。

2.如何理解环节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3.次生体腔和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重要意义?

实验6  真体腔不分节的动物——软体动物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河蚌(Anodonta)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另外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

二、实验内容

1.河蚌的外形及解剖。

2.示范几种经济种类。

三、操作与观察

1.河蚌的外形。

2.河蚌的解剖。

3.器官系统解剖。

4.软体动物门的重要种类

四、作业与思考

河蚌和乌贼的身体结构特征是如何与它们不同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实验7  蝗虫解剖——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实验目的

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动物门,这与其身体形态结构及内部生理器官功能与结构的特殊性、多样性有关。本实验通过对蝗虫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掌握节肢动物门及昆虫纲的主要特征;通过对浸泡标本的观察,了解各纲的主要特点。

二、实验内容

1.蝗虫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2. 昆虫分类及物种多样性

3.节肢动物各纲代表动物的观察。

三、操作与观察

1.蝗虫的外形观察

2.蝗虫的内部解剖。

3.常见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观察。

四、作业与思考

1.了解昆虫口器的类型和结构,对我们防治害虫时选择农药有何意义?

2.从节肢动物的特点,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原因。

实验8  文昌鱼——脊索动物门主要特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文昌鱼的观察认识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

2.通过对柄海鞘、文昌鱼、七鳃鳗的观察了解所代表的各亚门的区别。

3.在理解脊索动物门三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脊索动物门其它几项重要概念的含义。

二、实验内容

1.实验观察文昌鱼的生物学结构,了解和认识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

2.比较观察柄海鞘、文昌鱼、七鳃鳗三个代表动物的外形,认识和了解各亚门动物的区别。

三、操作与观察

1.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的外形和内部构造。

2.尾索动物亚门海鞘的外部形态观察。

3.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的外部形态观察。

四、作业与思考

1.绘文昌鱼经过咽部的横切面图,并注明各部结构的名称。

2.通过对文昌鱼、柄海鞘、七鳃鳗的观察,说明脊索动物门中三个亚门的共性与特性。

3.什么是同源器官、同功器官和痕迹器官?并举例说明。

实验9  鲤鱼解剖——水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鲤鱼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及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2.学习利用年轮推测鱼类年龄的方法,掌握鱼类活体采血技术、硬骨鱼的一般测量方法及硬骨鱼解剖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鲤鱼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观察鲤鱼年轮并鉴定年龄。

3.鲤鱼一般测量和采血。

4.示范硬骨鱼类的骨骼系统。

三、操作与观察

1.外形观察及测量。

2.鳞片观察及鳞式。

3.年轮的观察。

4.内部解剖与观察。

5.鲤鱼骨骼标本示范。

四、作业与思考

1.记录鱼体外形测量的各项数据。

2.根据原位观察,绘鲤鱼的内部解剖图,注明各器官名称。

3.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4.采血过程中防止溶血的注意事项,并说明理由。

实验10  蛙的解剖——对陆生生活适应的不完善性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牛蛙骨骼标本及肌肉的观察,进一步理解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性结构特点。

2.通过对牛蛙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掌握两栖动物各系统的基本结构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学习牛蛙的处死方法。

2观察牛蛙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特征。

三、操作与观察

1.外形观察。

2.皮肤及腺体观察。

3.口腔结构观察。

4.内部解剖与观察。

5.骨骼标本示范。

四、作业与思考

1.根据实验观察,总结两栖类初步适应陆生生活及适应又不完整的形态结构特征。

2.为什么说两栖动物的血液循环属于不完全双循环?

实验11  家鸽的解剖——鸟类如何适应飞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熟悉鸟类的解剖技术。

2.通过家鸽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鸟类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家鸽的外形。

2.羽毛类型及特点。

3. 趾及抓握观察

4. 气囊呼吸观察

5. 家鸽的内部解剖。

三、操作与观察

1.外形观察。

2.内部解剖。

3.骨骼系统示范。

四、作业与思考

1. 根据实验观察,归纳鸟类的哪些形态结构特征表现了对飞翔生活的适应。

2. 现生鸟类有那些结构特点鱼爬行动物相似?

实验12  校园鸟类种类识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鸟类分类的主要依据和分类方法,学习使用检索表。

   2.识别常见鸟类并了解其主要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学习鸟纲动物的分类依据。

2.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

三、操作与观察

1.观察校园常见鸟类的活动形式及外形特点。

2.观察记录校园鸟类的活动场所及时间。

3.拍摄常见鸟类,观察和比较其形态特征。

四、作业与思考

1.根据实际观察,列校园鸟类名录及检索表。

2.认识常见的鸟。

实验13  家兔的解剖——哺乳动物的特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家兔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理解哺乳动物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特征。

   2.掌握家兔的解剖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家兔外部测量和采血。

2.家兔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三、操作与观察

1.家兔的外形及测量。

2.毛的类型。

3. 齿的形态及齿式,趾及抓握观察。

4. 家兔的内部解剖。

四、作业与思考

1.根据实验体会,总结家兔解剖和观察中的操作要点。

2.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家兔有哪些形态结构表现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

实验14  动物多样性及进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比较动物界10个主要动物门代表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和动物界的进化发展。

2.通过观察动物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向适应的事实,理解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和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3.以昆虫类和鸟类为代表,学习动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观察和比较动物界10个主要动物门代表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

2.观察中国主要昆虫和鸟类类群各目代表种的形态特征。

3.中国主要昆虫和鸟类类群目别的检索。

三、与观察

1.动物界多样性及形态特征进化发展的观察、比较与分析。

2.昆虫的形态特征与生活方式和环境的适应。

3.鸟类的形态特征与生活方式和环境的适应。

4.示范几种重要经济昆虫的生活史标本。

四、作业与思考

1.根据所观察到的形态特征,总结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的进化趋势。

2.将所鉴定昆虫的主要特征记录下来,并据此编写一个检索表。

3.描述你所鉴定的鸟种的形态特征。


附件:动物学实验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