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官网
团委工作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yl23455永利官网 >> 学生工作 >> 团委工作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 | “情暖老兵,致敬英雄”(三)
发布时间:2021-08-08      作者: yl23455永利官网    点击:[]    分享到:

  抗战老兵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如今的他们已经年老,我们青年一辈有义务为他们送去温暖。

  7月20日,学院“情暖老兵,致敬英雄”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0人再次集合前往三位抗战老兵家进行走访慰问。当日,同学们拜访了樊兴海、张建文、黄克仁三位老人。

1944年毕业于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在国难面前黄爷爷敢于担当,以民族利益为重,弃笔从戎,加入了青年远征军206师616团卫生队。当时日本人入侵陕西潼关,爷爷刚毕业实习了一年就去部队当军医,治疗伤员。如今,老人家中已是四代同堂,黄老儿女更是有许多曾在西北大学任职或毕业,可以说黄老一家与西大缘分不浅。

樊老1923年出生,现年97岁,蓝田县孟村镇怀珍坊村人。从军前读过小学,后在私人皮革厂做学徒。1941年第一军需局制革厂(中国人民解放军3513厂前身)招工,樊老主要负责制革,产品是供前线军人穿戴的皮鞋与皮带,抗战期间制革厂遭受过日机威胁,所幸没有遭到炸弹袭击。

张爷爷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他守了黄河三年,期间随部队迁徙至潼关,“这是陕西的东大门,至关重要”。当年飞机大炮接连轰炸之下,爷爷并没有退缩;如今年事已高,爷爷听力受损,虽不能与志愿者交谈,但其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的榜样。

  当日活动结束,由团队成员整理编写《老兵档案集》,详细记录了老兵的基本情况以及生平事迹。

年少不谈春光好,一心只想卫国情。华发再忆峥嵘年,革命精神后代传。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西安的街道小巷里,就住着这样一位为民族独立做出如此大的奉献的老兵。无数抗战老兵们奉献了他们的青春,打通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路;牺牲了他们的个人生活,铸就了如今强大的国家。

“三下乡”活动圆满收官,在同学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学院“筑梦先锋”本科生党支部和陕西抗战老兵营联合指导下,我们利用三天的时间走访了十位抗日老兵,其中有:健朗乐观的翻译兵——陆培祥爷爷,精神矍铄的通讯兵——段少云爷爷,余音绕梁的文艺兵——刘世民爷爷,淡泊名利的卫生兵——刘庭美奶奶……去到每到一户的家中,爷爷奶奶们都十分热情开心,给我们讲述以前的故事,听着他们的讲述,我们仿佛也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再到台儿庄大捷和平型关大捷,再到国共合作,并最后取得了抗日胜利!他们还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勋章,每一枚勋章都代表一段经历,象征着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是他们的骄傲与自豪。

正因为他们参加了那场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奋力拼搏,才有我们现在强盛的国家,稳定的社会,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更应当要牢记抗日英雄们的光辉事迹,把老兵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预备党员杨润华

这个暑期三下乡活动,有幸采访了抗日老兵,让我感触颇深。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百年前的他们是青年,山河不幸,家国有难。他们奋不顾身,投身抗日,或背井离乡跟随部队东奔西走,或以所学之才投身救国,或默默无闻坚守后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用身躯抵抗日军侵略,艰苦环境,枪林弹雨,身负重伤,不曾让他们退缩,用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灵魂构筑成了一道铁的防线。他们经历了抗日,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经历了新中国的发展,时间来到了2021年。爷爷奶奶们说我们生活在了好时代,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国家。望着他们殷切的目光,仿佛看到了百年前那一群群不朽的英雄,赤子之心,家国情怀从未更改。那一份对祖国的热爱只增不减。百年后的我们是青年,面临着国际大环境的瞬息万变,十四五时期的开端,意气风发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也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关切着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两手交握,是时空的跨越和重叠,他们成功地赶走了侵略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幸福的环境,现在,他们把时代的任务交到了我们的手上,忆苦思甜,了解了抗日老兵的故事,更觉幸福来之不易,薪火相传,更加激励我们艰苦奋斗,开创美好新生活,英雄铭记心中,我辈必不负众望。

——积极分子梁蕊


习近平总书记说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昔日民族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当他们需要我们时候,我们也应尽力温暖他们如今的和平岁月。

三天的活动虽然短暂,但是同学们都收获颇丰,心有所得。一段段故事似乎带领同学们回到那段峥嵘岁月,年轻的心倍受感染。作为支部的一员,大家一致认为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要学习和继承老党员、老革命同志的精神,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牢记使命。